第(1/3)页 苏锦儿觉得有些奇怪,今天家里咋那么安静呢? 孩子们和阿爹去哪儿了? 那俩小不点儿能干啥? 见杨氏端着饭过来,苏锦儿起身接过碗,问:“阿娘,我爹和俩孩子呢?咋不见人?” “他们去你满银叔家了。” “你满银叔找你爹给帮忙,说是要重新做灶,那俩小的想去找元宝玩儿就跟着去了。” 苏锦儿点点头,“好。” 话音落地肚子就咕咕叫了。 杨氏顿时心疼坏了,“嚯!你这孩子,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咋不在县里买点儿啥吃,非得扛着回来吃干啥?” “你赚了那么多银子,难道还不够你吃顿饭?别亏待自己,你今年才多大岁数?要是把身体饿坏了咋办?” “逃荒时没吃没喝没办法,现在你赚了银子,咱有钱吃饭,你叫我别心疼钱,你跟我说说,你自己这是咋回事?” …… 苏锦儿被杨氏念得脑壳疼,连忙转移话题。 “阿娘,我在县里吃饭了,就是肚子饿的太快,你别担心,我又不傻,咋能把自己饿到了,阿娘你要是有空就去帮我弄些侧柏叶回来,我今天拿的洗发水全都卖完了还不够。” “几个老板预定了二百筒,咱们这几天还得接着做,我吃完饭去村里问问谁会做竹筒,竹筒全都让我爹做肯定来不及。” “竹篮卖了五十个铜板,我今天还买了药材、零碎的东西,剩的银子我拿二十两放你这里,您好好收着,前面给您的银子收无患子估计不够,而且后面还要给人付做竹筒的钱、找人砍柴、烧窑,这些都得你跟阿爹来管,我估计忙不过来,顾不上。” 苏锦儿说完把银子给杨氏,为了逃避杨氏的念叨,开始狼吞虎咽的对付面前那碗饭。 银子原本都给杨氏最合适,因为古代未出嫁的女儿不掌家,但她收药材还缺的钱还没补齐,都给杨氏显然不方便。 所以还是各自拿些钱最好。 杨氏见她狼吞虎咽的吃饭,也不忍心再多说,怕她噎到了,倒了杯水放在她跟前。 “吃慢些,不够锅里还有,银子我收下了,你吃完饭歇歇,我出门去弄侧柏叶。” 第(1/3)页